0%

Tales of Financial Fraud and Ghostly Schemes金融投資詐騙鬼怪談

隨著投資市場的發展,投資詐騙的威脅正逐步增加, 臺灣證券交易所為提升國人對於詐騙手法的認知, 特別邀請6位知名插畫家, 將最常見的6種詐騙手法轉化如同鬼怪的插畫角色呈現。

OK
OK
OK

多種詐騙樣態

高齡詐騙係指詐騙集團針對年長者的詐騙,常利用人性的三大不安因素——金錢、健康與孤獨,透過親切的語氣建立信任,再進行各種手法來詐取財物。常見的詐騙方式包括冒充「檢警機關」辦案、假裝「親友急需資金」周轉、提供「虛假投資」承諾穩定獲利,或透過「虛假交友」博取感情等。
  • 詐騙集團假冒警察局名義,透過LINE告知證券商營業員因涉案將收押禁見。
  • 期間除引介假檢察官與營業員連絡外,更要求營業員定時回報其所在地點。
詐騙集團利用證券商線上開戶系統,以多人互持證件,開立多個人頭帳戶。
  • 詐騙集團先以低價買進市值小及流通量小的香港交易所股票(俗稱仙股)後炒高股價
  • 再透過社群或交友平台,跨海引誘民眾透過證券商複委託方式買入該股票,以低買高賣方式將股票出脫給投資人
詐騙集團於社群媒體假冒券商名義徵才,號稱「月入數萬元時間自由安排」、「在家工作輕鬆賺」等等,誘導民眾加入LINE群組,企圖獲取個資。
  • 詐騙集團假冒證券商、名人及投資公司等名義,成立假網頁推介個股或虛擬貨幣等商品,吸引投資人加入LINE群組,誘導投資人匯款至不明帳戶,或由車手面交收取現金。
  • 過程中,詐騙集團以假APP或假網站,向投資人顯示已有獲利,甚至主動返還部份資金,取得投資人信任後,誘使其繼續匯入資金,最後再以不同藉口拒絕出金甚至直接消失。
  • 詐騙集團引導民眾下載假APP,欺騙客戶可以利用「議價當沖」特殊交易模式,當客戶要求獲利了結時,就會因為帳戶資金異常而無法提領。
  • 詐騙集團聲稱某期貨商網站存有漏洞並可短期獲利,誘騙民眾註冊該假網站。
  • 詐騙集團假冒金融機構名義,以提供專屬APP程式交易,誘導民眾開戶並支付租金。
  • 地下期貨又稱空中交易,係未取得合法經營許可的期貨商。地下期貨常見四大騙術,包括低手續費、免保證金、賺多賠少或超神分析系統為號召,能買在起漲點、賣在起跌點,輕鬆獲利,吸引投資人到地下期貨公司交易,抑或是假藉合法期貨商名義,仲介或招攬非法期貨業務。
  • 地下期貨是投資人直接跟盤口對賭,若地下業者賭輸則匯錢給客戶,若客戶賭輸則匯錢給地下期貨業者。但時常發生賭贏時,地下期貨業者早捲款落跑,賭輸則被暴力討債。
  • 透過FB、LINE群組及交友軟體,假冒名人或以交友為由,要求民眾投資某種虛擬貨幣。
  • 誘騙民眾下載特定APP或登錄不明網站,要求將資金轉進指定帳戶,佯裝購買虛擬貨幣的假象。
  • 用詐騙話術欺騙民眾需支付稅金或罰金才能順利出金/解鎖帳戶/自由操作。
  • 聲稱民眾額度不足,要求從其他交易平台代為購買,或是轉帳至不明帳戶。
  • 詐騙集團宣稱有特殊股票抽籤管道,能提高中籤率與張數並保證獲利,甚至威脅若未於期間內匯款將凍結帳戶。
  • 詐騙集團透過假投資網站推薦股票申購資訊,再以申購金額不足,假借金管會名義發出違約通知並要求客戶補款。
  • 詐騙集團假冒金融機構名義,聲稱有充分券源,客戶需匯入保證金進行抽籤。
詐騙集團冒充投顧公司聲稱替投資人標購證券商承銷之標的股票,並要求期限內完成匯款。
詐騙集團假冒證券商名義,設立假Facebook或Instagram,邀請民眾加入好友,藉此取得民眾信任,企圖獲取個資。
詐騙集團常宣稱自己是經金管會核准的合法投顧事業,甚至偽造公文、證照、保證金收據、商標等,企圖取信於投資人。
詐騙集團偽裝成合法證券商,將未上市櫃股票包裝成潛力股,宣稱公司前景看好,使投資人期待公司股票上市櫃後股價將會飆漲,以各種話術(糖衣)向投資人推銷未上市櫃股票,騙取投資人的資金。

各大券商反詐專區

宏遠證券
臺銀證券
永豐金證券
合作金庫證券
臺灣企銀
彰化銀行
臺灣土地銀行
美好證券
高盛證券
野村證券
亞東證券
元大期貨
群益期貨
大展證券
高橋證券
第一金證券
永興證券
日進證券
統一證券
盈益證券
元富證券
日茂證券
犇亞證券
台中銀證券
中國信託證券
新百王證券
光和證券
永全證券
大昌證券
福邦證券
口袋證券
徳信綜合證券
福勝證券
兆豐證券
致和證券
石橋證券
北城證券
國票綜合證券
台新證券
康和綜合證券
京城證券
中農證券
新光證券
聯邦銀行
陽信證券
玉山證券
國泰綜合證券
群益金鼎證券
凱基證券
華南永昌綜合證券
富邦證券
元大證券